当夫妻因琐事闹离婚,面对13个擅长家事纠纷化解的妇联主席,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个婚还离不离?11月底,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携手区妇联打造“十三大姐”家和调解团,以辖区十三个街道乡镇妇联主席为主要成员,加入心理咨询师,为辖区的家事纠纷进行专业把脉、诉源化解。目前,瑶海法院已实现常态化婚姻家事案件委派委托调解。
近日,瑶海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纠纷,夫妻俩均为95后的年轻人。法院立案庭在进行初步了解后,决定将案件委派至家和调解团。当天,“十三大姐”齐聚调解室,共同倾听当事人的心里话。这对小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处理家庭事务的能力欠缺,加之双方父母对小家庭的生活关注过多,导致夫妻俩的矛盾日益加剧,直至诉至法院要求离婚。事实上夫妻俩感情基础较好,仅是因为生活琐事产生分歧,并没有原则性的矛盾,且孩子年幼,只是闹矛盾的时候没有亲人能够站在中立的角度为双方调和。
这次,调解员大姐们不仅耐心倾听,还从情感角度出发,以“娘家人”最朴实真切的语言,将心比心进行沟通,耐心细致地对双方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剖析、沟通,心理咨询师现场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承办法官则从法律层面对当事人进行了反家庭暴力以及未成年保护等方面的法制宣传和教育。经过一个下午的充分沟通和交流,最终,不仅解开了夫妻俩之间的心结,案件也得以妥善解决,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据介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发挥人民法院和妇女联合会的共同职能作用,加强辖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积极构建新时代家庭观,促进家庭和谐与稳定,瑶海区法院和瑶海区妇联合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新模式。依托区妇联“幸福家”工作坊、“娘家人后援团”等特色品牌,与有关各方通力合作、协同联动,统筹辖区十三个街道乡镇妇联主席及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打造“十三大姐”家和调解团,建立共同推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长效合作机制。
通过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相衔接,推动妇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妇女儿童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保障服务,通过把家事纠纷调查好、调解好、审判好,以家庭“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