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申请人张某带着申请书来到我院立案二庭,要求恢复对(1996)东执字第192号案件的执行。执行员李晓亮耐心接待了他,并详细询问案件情况。后从档案室调出该起尘封20多年的执行案件。该案件的被执行人一直杳无音信,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由于案件时间太长,李晓亮前往卷宗里记载的送达地址时,得知该户早就拆迁不在了。之后,申请人提供了简单的线索,被执行人的退休工资账户有可能在交通银行。由于是老案件,无法采用现在的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账户。李晓亮只能前往合肥交通银行分行,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看是否能够查找到其具体开户行,后查询无果。
2018年1月23日,申请人又提供了线索,被执行人的退休工资账户有可能在中国农业银行。李晓亮又前往中国农业银行查询,后终于查到被执行人的账户里有几百元,由于不是开户行,无法查询到银行流水。次日,李晓亮前往该开户行,终于查到该账户确实是被执行人的退休工资账户,随后立即对该账户进行冻结。
2018年1月29日,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李晓亮要求对他的银行账户进行解冻。李晓亮对被执行人进行了释法阐述,告诉他法院现阶段对执行力度有所增加,债权纠纷只要不解决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法院将依法扣划该笔款项。由于被行人今年已经64岁了,且身患严重疾病,李晓亮综合考虑后,决定不能机械的执行该案。
2018年2月1日,时隔22年的老友,终于以这样一种不寻常的方式见面了。申请人张某某阐述到:“张某某,我找你找了20多年了,现在已经72岁了,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了……”被执行人张某某:“老张啊,我不是不还钱,我也是没有办法,那时候没有钱,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也现在还得病了,真是对不起你。”被执行人提供了现在其住院的记录和支付高额医药费的票据,且治疗还在继续的证明。双方简单的叙述之后,李晓亮告知被执行人,总共执行标的为6300元,双方就该支付方式和支付金额进行协商。经过一上午的调解,最终达成达成了和解协议。申请人也作出了让步,要求总共支付4000元,并解除对其银行账户的冻结,于2月底给付1000元,3月底再支付剩余的3000元。如果3月30日没有给付完毕,继续恢复原标的进行执行。
案件终于告一段落,但李晓亮法官心里清楚该案件并没有实际了结。只有等到被执行人全部履行完毕才算结案。
果然,2018年4月13日,申请人又来到法院,反映被执行人张某只在2月份转给了他800元,现在电话关机,人又找不到。李晓亮同时拨打了被执行人的电话号码,确实关机了。申请人情绪很激动,在执行大厅大吵大闹,表示要采取极端行为,称自己年纪大了,没有什么不敢做的事情。李晓亮耐心劝导申请人要相信法院,一定会将该案执行到位。并告知现在安徽法院的“江淮风暴”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不会放过一个被执行人,只要未履行,我院都将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执行。由于联系不上被执行人,李晓亮要求申请人将其银行流水打印出来,只有看到银行流水才能证明被申请人是否真正履行。
2018年4月20日,被执行人主动联系了李晓亮。这次李晓亮在电话里明确告知,由于其没有按照和解协议,我院将依法扣划原案件款项6300元。被执行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说自己已经支付了1800元,3月份由于住院手术,没有及时履行,请法院调查。并于下次来法院时,主动履行之前达成协议剩余的2200元。
2018年4月23日上午,双方又来到法院。被执行人带了2200元现金,准备一次性履行完毕。但这次申请人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强烈要求执行6300元,不同意之前的协议了。双方又发生了争执,期间被执行人几度脸色惨白。李晓亮积极劝解,一边对申请人进行开导,另一边对被执行人进行施压。最终被执行人同意再从自己的账户中扣划1000元了解此案,回家安心养病。申请人也放下了之前的倔强,同意法院再扣划1000元然后结案。
2018年4月25日,李晓亮顺利扣划1000元,并解除了对其账户的冻结。终于,历经22年的执行案件,随着“江淮风暴”的推进,成功执行完毕。“执行案件无大小,事事关民生,不容小觑,让‘江淮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李晓亮法官在工作日志中这样写道。